第1171章 就明抢啊?(1 / 2)

住房是现成的,带上被褥和换洗衣裳就行。

考虑到自己一家这一趟不是去走亲戚,而是去做工挣钱的,于老大想了想,又往板车上放了一口袋粗粮和半口袋细粮,中午才割了一半的腊肉也带上了。

收拾板车的小钱同志见状立刻就急了,“舅!你这是干啥哩?都到自己家了还能缺你吃喝呀?快放下!”

于老大不肯,在门口和钱庆春一人拽着粮袋的一头,拉扯起来。

“不是这说法儿~亲兄弟也不能连吃带拿啊,你放心,老娘那份儿没带呢,等着小妹和妹夫孝敬去~”

就算他这么说小钱也不能接受,“不用不用!这要让我娘知道了非得给我两个嘴巴子吃!舅舅、舅妈多少年才去一趟家里,让你们自个儿带粮食,我们老钱家还做不做人了?”

“你这孩子咋是实心眼儿呢?!都说了不是一回事儿,走亲戚归走亲戚的,这一趟你听舅的!”

“不成不成!你把粮食放下我就听你的!”

“…………”

这爷俩眼见着谁也说服不了谁,僵持住了,关键时刻还得老太太出马,说话才能作数。

“行了行了~不带就不带吧,回头多帮着干点活儿也是一样的,一家人分的太清楚坏感情,偶尔占占便宜有啥不好的?”

老太太人活得通透,没有儿子那么一板一眼,钱庆春听了姥姥的话跟得了圣旨似的,雄赳赳气昂昂将剩下的半口袋粮食和腊肉也从板车上提了下来。

家里的老太君都发话了,于老大再不情愿也得乖乖听话,将粮食放了回去。

东西都收拾好了,老太太也在孙子孙女的搀扶下,四平八稳的在板车上坐好,大舅妈从厨房拿了一摞七八张油饼出来,热气腾腾的。

“不让带粮食,这个得带上吧?秀梅最好这口了,以前家里穷,过年过生日才能吃上一回,现在好了,日子越过越好,想吃啥吃个够!”

想吃啥吃啥,想买啥买啥,是夸张些的说法。

不过这油饼确实从过年节才能吃一回的奢侈玩意儿,降为了日常时不时打牙祭的家常美味。

都说民以食为天,普通老百姓餐桌上菜式的变换,很大程度上彰显着这个家庭经济实力的高低。

这一摞油饼端出来,油香混合着面香直往人鼻子里钻, 围在老于家门口摸骡子玩儿的小孩们都被馋哭了。

不同于一把野果子的价值,这种精白面制成的食物大多数小孩儿是不敢张嘴讨的,秦小妹也没假大方,接过来就塞进了兜子里。

她动作快,刚把饼袋子塞板车里,一双漆黑的干瘦小手便闪电般伸过来抓了一把她面前的空气,啥也没抓着,又悻悻的退了回去。

也许很多人会把素质的高低和生活条件的好坏挂钩,混为一谈,但其实教养和经济条件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至少老实过日子的人户是不会教小孩子当大街抢东西的。

虽然没得手,但秦小妹还是一愣,被秦金宝突然的动作,也被他现在的尊容吓了一跳。

记忆里这孩子又高又壮,日子虽然不好过,可体格子却实实在在比同龄的小娃大了不止一圈,由此也可见他母亲周伟珍对他的宠爱和细心照顾。

这才过去多久?秦金宝整个人就跟缩水似的,瘦了不止一圈儿,突然打了个照面,秦小妹甚至没把人认出来。

她都没认出来,更何况钱庆春。

没想到这么多大人站着壮势还有小孩敢抢小妹手里的东西,钱庆春又气又烦,一把拎起秦金宝的后脖领子就把人甩了出去。

还不忘大骂:“这谁家小娃儿!大人咋教咋管的?这么小就敢抢吃抢喝,长大不得抢金子抢银行啊!”

常言道小时候偷针,长大了偷金,一般这话说出来,又被抓了现行,大人自知理亏,只有赔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