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路总算是通车了(2 / 4)

易就找到了有木工基础的人。

这些人一看就是经常干体力活的,看着也挺瘦的,但是一个个精神都很好,一看就是有把力气的。

常征和张力强带着新招的木工回到了县城的房子。他们看着那一堆钢材,心中已经有了初步的计划。常征向木工们详细解释了他想要建造的大棚的结构和设计,这些都是他在研究和设计中精心考虑过的。

木工们听了常征的介绍,纷纷表示理解,他们根据自己的经验提出了一些实用的建议。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大棚的建造计划逐渐变得完善起来。

接下来的几天,常征和工人们一起忙碌着。

他们先是清理出了一片空地,然后用钢材搭建起了大棚的框架。

常征亲自监督每一个步骤,确保每一个细节都符合他的预期。

用了五天时间,第一个大棚终于竣工了。

这个大棚其实不大,毕竟只是第一个实验大棚。

上面覆盖上了透明的塑料薄膜,让大棚里的温度上升了很多。

将底下的塑料卷起,大棚就可以通风,降低温度。

这么做,主要是可以在夜里保温。

菜地早就准备好了,常征直接种上了一些蔬菜的种子。

常征还雇了两个阿姨,让她们照顾大棚。

主要是夜里把塑料薄膜放下,白天的时候把塑料薄膜卷起来。

同时,还需要给菜浇水。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份工作收入还是不错的,而且两个阿姨本事就很擅长种菜。

这样的好事她们自然是舍不得错过的,所以可以很用心。

因为这工作太香了,常征一旦开口,就会有无数人来应聘。

随着大棚的建成和投入使用,常征的农业实验逐渐步入了正轨。

他每天都会去大棚检查蔬菜的生长情况,调整温度和湿度,确保作物能在最佳的环境中生长。

两个阿姨在大棚里的工作也非常认真负责,她们的经验丰富,对于大棚内的植物照料得无微不至。

这些蔬菜的长势比传统种植方式要好得多,而且品质上乘。常征看着这些成果,心中充满了自豪。

虽然还没有结果收获,但是已经可以预见这些蔬菜可以有喜人的收获了。

这一点,从它们的长势上就可以看出来了。

第一个大棚无疑是成功的,于是常征立马就开始修建第二个大棚。

张力强也见识到了大棚的魅力,于是也拿出了一笔钱,开始修建自己的大棚,加入这个赚钱的行业。

他觉得常征说的没错,这绝对是一个大有可为的事业。

大棚的成本还是挺高的,特别是第二个大棚的面积大了很多,一个大棚下来就要两千块钱。

但是,一个大棚可以用十几年,只需要更换一些塑料薄膜。

这些成本就不高了,主要的成本是在钢材上面,在人工上面。

常征一口气搞了十个大棚,所以他的钱一下就花完了。

手里没钱,心里就没有底。

对于常征来说,手里有钱才不会慌。

想要赚钱,他只能去打猎了。

因为他和周家两兄弟的公司也处于发展阶段,根本没有钱可以分,还需要不断的投入。

他们已经买了三辆轻卡了,雇佣了六个司机。

这些都需要投入,都需要花钱。

而且有钱之后,又需要投入到买车上面,根本不可能有钱给常征。

常征也不去打这些钱的注意,现在是发展的阶段,积累的阶段。

他想用钱,也得考虑两兄弟的想法。

他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