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双方考量(1 / 2)

回眸已是人生 刘子依 2032 字 1个月前

那么问题来了,他怎么安排?

财务部门由原先的经理和负责人,一般的配置也基本到位,就差一个会计岗了。没想到,他随便说说让来的,是尊大神,而不是简简单单一个会计岗就能够打发的。

清风把橄榄枝又回抛了回来,需要她过来,一过来担任重要的岗位,他心里是没有数的。而且之前的配备已经到位,是董事长招聘过来的,也是跟随了很久。

他是想着培养自己的财务人员,没想到会跟上面的人产生冲突。他犹豫了,对于清风业务能力和综合处理能力的担忧。

这点也很正常,他对她的业务能力,知之甚少,尤其是实操能力。

后来经过和上面的人,深度讨论,彼此也都理解,都看的出彼此的意图,后来一致同意,薪水可以给到,岗位暂时不给,需要时间考量。

霁月也觉得合理,重要岗位,尤其是集团的事务复杂,一上来就担任重要管理岗,有点操之过急。等一两年,能力得到认可,再提拔也不迟。这是比较折中的办法。

然后他把决定告知人事,通过人事的嘴表达给清风。接下来就是人事的工作,既要摸准领导的意图,也要把话说的让人心里舒服,接受公司的安排。

经过两轮面试,清风已经把霁月所在集团的大致环境摸清了一些,总体环境还是比较高大上的。

所在的工作位置,也比较符合她的预期,不出三环。住在三花内,工作在三环内。她一个女孩子,身处繁华的地段,还是比较安全的。

在热闹的街区,在拥挤的人群,清风总是能够找到一丝缺乏的安全感。人们总是缺少什么,就容易寻找什么。作为群居性物种,清风不能免俗,是作为人的基本诉求。

在等待回复的日子里,清风没有联系霁月。因为她知道,不联系是对彼此最好的信任。成与不成,都会给出交代,这是做事的基本节奏,也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接到了霁月公司人事的电话,对方说话很让人舒服。能够在大公司留下的人,素养也是在一定层次上的。不是一般的民营公司能够比拟的,也不是一般的用人单位能够培养出来的。

如果对自己还没有放弃,那么就要努力将自己跻身到好一点儿的环境里,不断更换更好的环境里,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都会在日积月累中,看到更好的状态。

更好的自己,不是能够用金钱能够衡量的,也不是能够用时间来衡量的。它是一种无可比拟的状态,发自内心的令人欣喜与惊讶的状态。

听出了人事的话外音,也听出了这件事情的走向。清风没有失望,也没有惊喜,相反而是十分的平静,事情不能尽人愿,她明白,事情也不能不尽人愿,也有所得。

在交流之余,清风也在急速思考;在停顿之余,清风也在快速做决定。

言词之间,语气温和,丝毫没有表现出不悦或者产生误解的话语。毕竟是电话沟通,跟当面说还不一样,基本就是直接沟通问题本质,不留犹豫在期间。

人事言辞恳切,对于她的到来,表现出求贤若渴,但是集团人事的安排,目前还不能尽随人意,需要等待机会和时间。对于薪资方面,会达到甚至有可能会高过预期,后者会跟集团业绩挂钩。

当然,最后还是要尊重清风的决定。听完人事讲述完集团的未来的侧重点,以及这个岗位的紧俏程度,还是有很多人盯着的,虽然收到许多简历,许多人对这个岗位虎视眈眈,不乏有后台的人在暗中使劲儿,但是集团还是优先侧重清风这边。录用顺序,排在第一。

在清风心里,岗位名称没有达到预期,也可以想想后面霁月肯定也做了努力,以及还不能言说的内在苦衷。他是一个做一步想三步的人,更是一个为别人考虑的人。基于对霁月的了解,目前的这个状况,估计有些也已经超出了他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