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章 在教室里(3 / 4)

全能大画家 杏子与梨 4330 字 2个月前

“三件,不,五件。”

曹轩也大笑,然后说好。

真的是好画。

真的是珍藏。

也真的是雅士。

两个人就这些画对谈到深夜,官员这才派了司机送曹轩回去。

“我知道那位先生说的是真心话。”

“那些画也真的都是好画,我记得有八大山人的,有唐寅的,有董其昌的字……换个场合,换个地方,谈论这些事情本身是一件值得快慰的雅事。”

曹轩说道,“那天晚上我们说了很多很多,可我总是忍不住想起,在儿时所看到的僧人在油灯下刻木版,我问他一幅画能卖多少钱时的样子。”

“他的牙齿映在油灯下的模样,就清晰地出现在我的眼前。那位官员让姨太太给我敬茶,大笑时的样子,也在我面前。”

“那刻我的感觉不是愤怒,不是荒谬,而是清晰意识到了……我真的在目睹着历史。我整个人生中,唯一一次,有那么真切清晰地感觉。”

曹轩说。

“我无比明白地知道,不管老蒋有多少个师,有没有美援,不管他在报纸上怎么说的,怎么宣传的,不管他能杀多少人,不管战争一旦爆发,走向是怎么样的,初期是顺利还是艰难,我都知道,最终会赢的一定是我党。”

“这就是历史无法抵挡的浪潮。”

第二天。

曹轩把家当收拾好,随便收拾好了行囊,带了这些年收集好的版画,买了一张当天最早的船票,便由沪上坐船去了津门,然后直接便去了陕北。

“顾为经,你告诉我,这算不算是对我人生影响最大的一位画家?”

老先生问道。

顾为经点点头。

“那那位僧人呢?他见到你怎么说。”

“死了。”

曹轩说道。

“他组织武装部队和群众反击日本人的扫荡,在40年代初便牺牲了。战争期间,千千万万人都在死去。”

老人的语气很平静。

听不出明显的情绪起伏。

良久。

他才又说道。

“我一直都很很后悔,小时候的顽皮。”

“毕加索是一位伟大的画家,他也一样。他们全都是人类艺术史的一部分,尽管两个人的受人关注完全不同,对我而言,他也许比毕加索,在脑海里印象更深。”

顾为经沉默了。

他感受到了老人胸膛里所涌动的情感。

大约,这样活生生的在流动的东西……就是一个艺术家,不会成为迈达斯的原因吧?

想起明天他还会再遇见萨拉,顾为经询问了老师最后一个问题。

他讲述了那天自己因为以为维克托遭受了不公平的对待,而向萨拉发火,结果被人家奚落得无地自容的事情。

顾为经问曹轩,他做的对么?

曹轩说,不了解的情况下就妄下结论,大约是不对的。但……为了其他人,因为其他人遭受了不平等的对待,就勇敢的站了出来,以损害自己为代价,向着更强者发起挑战,大约又不能说是错的。

尽管这是一场乌龙事件,曹轩觉得顾为经做的不算太坏。

保持沉默,总是很容易。

保持勇气,总是相对更难的。

顾为经所欠缺的只是更多的思考。

——

“譬如现在似的冬天,我们只有这一件棉袄,然后必须要救助一个将要冻死的苦人,否则便须坐在菩提树下冥想普度一切人类的方法去。”

“普度一切人类和救活一人,大小实在相去太远了,然而倘若叫我挑选,我就立刻去菩提树下坐着,因为免得脱下唯一一件棉袄来冻杀自己。”

——鲁迅·《娜拉走后怎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