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自古以来,谥号为武帝的,有几个是好惹的?”
“我真是怕他给咱们来泡大的。”
“好不容易有如今这局面,真怕他发疯。”
徐忘忧当日与化圣邪尊在拉扯。
大周出世,他并没有在场。
不过姬发以本尊降临人间,足见其重视程度。
如果不是妙墟天王强行让他本尊离去,只怕如今就不是这个局面了。
从这里,也能看出。
妙墟天王不希望天庭高战往人间流。
不仅会对人间造成资源挤兑,还会形成不好的风气。
让天庭更多势力的兵马涌入,以达到避开妙墟关征兵的效果。
那是他最为痛恨的。
“放心,他们还能怎么拉泡大的。”
“出手攻打咱们么?除非大周想要受万民唾弃。”
“武王性子再烈,他也只能忍着,毕竟这种级别的存在,不可能这点大局观都没有。”
“最多是找人杀我,破这个局。”
“这个方法,只要我人在子午谷,他们就没有办法。”
“要是针对钦天监的话……”
徐忘忧思考了片刻,如果对方想要对钦天监出手,那就必须分化人族内部:
“孔圣那边是什么情况?”
孔子,是对周礼无比推崇之人。
尤其周文王,周公旦,两者皆在。
只要他们抛出橄榄枝,这位孔圣只怕很难抵御这等诱惑。
礼,是孔子毕生所推崇的大道。
杨长夜回应道:
“孔圣既没有前往大周,也没有派遣孔家代表,进入诸神殿。”
“孟家倒是派遣了代表。”
“也许他自己也在纠结。”
“哪怕生前在怎么推崇礼制,虽然他无法与老子,伊尹那样的圣人相提并论。”
“但好歹历代朝廷硬推出来,至少是老百姓眼中的圣人,文庙香火鼎盛,以他为尊。”
“他如果要走,牵一发而动全身,文庙弟子都要跟着动。”
“留在我们这边,他可以受万人敬仰,去了周朝,地位必然一落千丈。”
孔子生前,并无太大作为。
说得好听,周游列国,说得不好听,到处推销自己,还推不出去。
要功业没功业,要地位没地位。
最后全靠子贡为他赢得身后名。
徐忘忧思考片刻,道:
“要不你与孔圣谈一谈吧。”
“对于钦天监目前管辖得到,但处于中立态度的人,还是重视。”
“不管怎么说,孔圣身为无数读书人心中的典范,影响不小。”
“大周那边目前暂时看不上他,估计是儒家那帮人喜欢往孔圣脸上贴金,说什么伏羲,文王,孔子共同完善易经。”
事实上,他就是给《易》做注,叫《易传》,纯属就是个人对《易》的见解,仅此而已。
后世人不觉得有什么,如果让文王,周公知道,怕就不好说了。
给易做注,直接变成完善。
儒家惯用伎俩,喜欢把别人的东西拿来,编一编就说是儒家经典。
文王,周公要知道了,以为是孔子自己说的,不打死他都算两人涵养好了。
杨长夜骂骂咧咧:
“你是监正,还是我是监正,一天天就会给我安排事。”
徐忘忧:
“要不你来子午谷,协调这三方关系,我去找孔圣谈。”
杨长夜顿时没了脾气:
“那还是我找孔圣谈吧。”
徐忘忧嘿嘿一笑:
“辛苦监正了。”
期间,徐忘忧让徐浮生尝试施展大规模的岁月法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