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就这样静静地相拥在宫殿之外,阳光洒在他们身上,勾勒出一幅劫后余生、相依相偎的画面。 许久,萧景珹缓缓松开怀抱,双手扶着谢瑶的双肩,目光温柔而深情地凝视着她。“瑶儿,这场变故让我看清了太多,今后,我只愿与你相伴,远离这无尽的纷争。” 谢瑶抬起头,泪眼朦胧中望着萧景珹,用力地点了点头。 “好,只要与你在一起,无论何处,皆是安宁。” 萧景珹迈着沉重的步伐走进御书房,重重的跪在龙榻前,“父皇,母妃犯下谋逆大罪,罪不可恕,可却是父皇蒙骗在先,她养育儿臣多年,虽非亲生,却待儿臣如亲子养育之恩,请父皇从轻发落。” 皇帝听后,陷入了沉思,闭上双眼。 “就依你所言,判静贵妃幽禁冷宫,终身不得出。”萧景珹心中五味杂陈,谢过皇恩后,与谢瑶一同前往送静贵妃前往冷宫。 冷宫的庭院中,落叶飘零,一片衰败景象。静贵妃面容憔悴,却仍透着一丝往昔的高贵。 萧景珹走上前,轻声唤道:“母妃。”静贵妃看着他,眼中满是慈爱与不舍,“景珹,母妃从未想过要害你,这皇宫的争斗,母妃只盼你能远离,天高海阔任你翱翔,莫要被这皇权束缚。” 萧景珹眼眶泛红,“母妃,儿臣明白。” 谢瑶在一旁也不禁动容。静贵妃微微抬手,想要触摸萧景珹的脸庞,却又缓缓放下,“往后的日子,你要好生照顾自己,莫要牵挂母妃。” 静贵妃看向谢瑶,“母妃只盼着你二人往后好好的。” 萧景珹点头,泪水在眼眶中打转,“母妃放心,儿臣会铭记您的教诲。” 随后,静贵妃转身,一步一步走进那冷宫的深处,身影渐渐被黑暗吞噬,只留下萧景珹与谢瑶在原地,望着那冷宫的大门,久久无言,唯有心中对这皇权之下的无奈与悲哀愈发深沉。 皇帝躺在病榻之上,面容枯槁,气息奄奄,仿佛一盏即将燃尽的油灯,生命在一点点消逝。 他费力地抬起双眼,望着站在床边的萧景珹,眼神中满是疲惫与期许。 “景珹,朕思量许久,这皇位,朕欲传于你。你宅心仁厚,有勇有谋,定能担起这江山社稷的重任。”皇帝的声音微弱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坚决。 萧景珹连忙跪下,“儿臣深知这皇位背后的沉重与艰辛,儿臣恐难以胜任。” “景珹………” 萧景珹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看着皇帝,“父皇,儿臣见过了太多因皇位而起的纷争与悲剧,兄弟反目,父子成仇。儿臣向往的是自由洒脱的生活,远离这权力的旋涡。儿臣愿一生守护父皇与这江山,但这皇位,还请父皇另择贤能。” 皇帝凝视着萧景珹,久久不语,眼中有无奈,有失望,但更多的是理解。 最终,他长叹一声:“你真的与你亲生母亲一样的性子。” 皇帝微微闭了闭眼,像是陷入了久远的回忆,脸上浮现出一抹复杂的神情,有怀念,有愧疚。 “你的生母,本是朕在一次微服出巡时偶然遇见的奇女子。她灵动聪慧,心怀大义,却对这宫廷生活毫无眷恋。她曾说,这皇宫的高墙虽能锁住荣华富贵,却也囚禁了人的灵魂与自由。朕与她相处的时光虽短暂,却刻骨铭心。” 皇帝的声音渐渐低沉,似在诉说着一个被岁月尘封的故事。 萧景珹静静地听着,心中对从未谋面的生母涌起一股强烈的渴望与敬意。“那后来呢?” 皇帝轻轻叹了口气,“后来,朕为了皇位的稳固,不得不娶了如今的皇后,如今你拒绝皇位之举,与她当年如出一辙,朕这才恍然惊觉,原来有些东西,是血脉中与生俱来的。” 萧景珹心中五味杂陈,对生母的形象在心中渐渐勾勒清晰,也更加坚定了自己远离皇位、追寻自由的决心。 “父皇,
第164章 大结局一(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