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2章 淘金热的套路(2 / 3)

门槛,还得应对暴风雪和各种意外。

这既是生存挑战,又是能淘到金子的地方,比在加州碰运气有看头多了。

而且因为阿拉斯加每年能淘金的时间就只有三、四个月,时间也有了紧迫性。”

莫瑞给出的三份方案,除了第一个荒野求生还勉强能看外。

海岛求生和淘金热根本就是俗套中的俗套。

看来即便是莫瑞这样的精英,也没办法脱离时代的局限性。

没办法,徐谨言只能自己来设定框架了。

“注意,选手不能随便找。

所有参赛的选手,都要有冲突点和看点。

比如退伍军人,有执行力。

有懂地质的,比如陆军工程兵,他们会看岩层、找矿脉。

再加一点普通工人,比如下岗的工人,他们需要奖金还债,这是生存刚需。

还有淘金世家的后代,手里有祖传的老方法,代表传统经验。

其他各行各业的。。。也可以要。

比如离婚的单亲母亲,想赚奖金养孩子。

失业的工程师,想靠淘金东山再起。

退休的消防员,想证明自己还没老。

其他诸如教师、大学生等也可以,务必要覆盖到不同的观众群体。

你得让观众在选手身上看到自己,或者看到自己想成为的人。”

徐谨言掰着手指头,说出了参赛人选的条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

“那规则怎么改才能有戏剧性?”

莫瑞快速的将徐谨言说的话都记录了下来。

“不需要太多的规则。

尽量让选手们自行发挥,这样才足够真实。

但私下里。

经验不足的选手或者小队,节目组可以暗地里适当给一些帮助,让观众看到他们最喜欢看到的,普通人也可以通过淘金而改变命运。

经验丰富的淘金世家和太过顺利的团队,也要多额外制造一些困难。

比如机器总是坏、道路不通畅、后勤补给被忽略、团队里的人偷懒等拖后腿的小问题。

避免观众陷入惯性思维,强者恒强的俗套中去。

得有剧本,你懂得。”

既然是综艺节目,那肯定是有剧本和套路的。

没有冲突和意外,观众们是不喜欢看的。

“奖金和赞助呢?

淘金的设备我了解了一下,都不便宜。

总不能全让SNN出钱吧,这成本。。。”

莫瑞马上提出了新的问题。

“找银行赞助。

摩根、梅隆或者加州财团的银行都可以。

让他们出冠军奖金,除了一部分冠军现金奖励外,还可以买成设备和工具。

给每个小组一部分初始资金,让他们自行分配和购买工具。

当然,既然银行都出赞助了,那么我们也得给予相应的回报。

就比如节目里提一句,梅隆国民银行为淘金热冠军提供财富管理服务。

再找一些户外品牌,让他们提供复古淘金工具和抗寒服装,选手穿着他们的衣服干活,镜头给特写。

观众看了会买,品牌也愿意给钱。”

徐谨言马上拿出了后世的广告套路。

既然有好处,肯定要优先考虑自己人不是?

就比如梅隆财团的国民银行。

“我们甚至还可以搞一个长期收益。

你安排谈判小组去跟阿拉斯加州政府谈。

节目拍完后,把场地租下来,改成淘金游乐园。

游客看了节目后,肯定会有想去玩的冲动。

既能体验节目里的复古淘金工具亲手去淘金,还能住选手住过的帐篷。

website st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