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1章 那一声唏嘘(上)(2 / 2)

,对陆天明拱拱手。

“恭贺陆公归治天下,汪某是逆臣,天地厌弃,自戕无勇,麻烦了。”

陆天明拿起温体仁递过来的一张纸,淡淡说道,“汪兆麟,桐城人,颇有才名,科举屡败,田产被大户兼并,妻子弃去,家道中落,落魄之极,遂厌世逆反。”

“哈哈,是汪某,阶下之囚,恩主已殴,陆公不会欺辱一个败者吧?”

陆天明摇摇头,“孙可望呢?”

“孙将军受伤了,降不降汪某管不着,也不想劝谁。”

“汪先生误会了,陆某也不在乎谁降不降,之前你有反正之意,为何现在求死?”

“汪某被世间厌弃,之前反正,也是跟随恩主,如今恩主去世,没什么留恋。”

陆天明深吸一口气,“汪先生,你反思过自己,为何田产被大户兼并,妻子抛弃你吗?”

“反思什么?有什么可反思,只怪汪某没权势。”

“你有才名,为何又科举屡败呢?不用回答,我知道,你没有策论能力,换句话说,你对人世间的纠葛没有分析总结能力,若你有诸葛之能,张献忠也不会失败的如此干脆,你与张献忠算是看对眼了,你们都没有治家能力,更别说治世,你们都幻想不被人打扰,这与嘉兴的策略一致,人无自知,进而恨世。”

汪兆麟眉头一皱,“现在说这些有什么意思。”

陆天明指一指两侧奋笔疾书的亲卫,“就这意思,陆某不是劝你,是在劝后人。”

汪兆麟下意识退了一步,“汪某死志已绝,何必咄咄逼人。”

“想死就去死吧,给后人留一个教训,你也没白活,怎么还较真起死后名了,难不成你还想忠义千古?”

汪兆麟在发抖,陆天明起身到他面前,“汪先生,陆某刚祭拜远祖回来,远祖乃唐朝宰相,治世大儒。

但他出仕的时候,唐朝已由盛而衰,安史之乱后分裂混乱,到德宗时已持续三十年,病入膏盲,积重难返,非一般改良所能解决。

陆贽虽短暂为相,但皇帝嘉之而不用、爱重其言而不从、貌从而心不悦,所用其才十之一,就这样,陆贽也为后人留下大量宝贵的治世经验。

人活着都会死,人生是个过程,汪先生的过程就是告诫后人,人要有自知之明,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