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义拳馆的青石板被雨水洗得发亮,李如龙蹲在门槛上给铜令牌抛光,红绳缠在手腕上,随着动作轻轻晃。秦老头坐在新搭的玻璃暖房里,隔着雾气看他,金牙在暖灯里闪了闪:“汤姆那小子说,欧洲的孩子都学着画你的火柴人拳谱,连市长都来参观他的‘友谊拳馆’了。”
“他还说要把糖糕配方翻译成德文。”李如龙用软布擦去铜锈,令牌上的纹路渐渐清晰——是只衔着橄榄枝的鹰,秦老头说这是“止戈为武”的意思,“老周非让我问问,能不能在他的馆里开个糖糕窗口。”
暖房的门被推开,老周端着蒸笼进来,桂花糖糕的甜香瞬间漫了满屋。“别听这小子瞎咧咧。”他往秦老头手里塞了个糖糕,“汤姆的妈妈昨天打电话,说要学做糖糕当馆里的课间餐,让我录个教学视频。”蒸笼里躺着个新做的糖糕,上面用芝麻拼了个“武”字,笔画歪歪扭扭,却透着股认真劲。
窗外的雨突然大了,打在暖房的玻璃上噼啪响。张大爷带着太极班的孩子们跑进来躲雨,最小的羊角辫怀里抱着本画册,是汤姆寄来的——欧洲孩子画的聚义拳馆,歪歪扭扭的青石板上,秦老头的躺椅像只巨大的蘑菇,老周的糖糕摊飘着彩虹色的烟。
“龙哥你看!”羊角辫指着画册上的小人儿,“这个是你,在教外国小朋友站桩呢!”画里的李如龙穿着蓝白条纹练功服,手腕上的红绳特别显眼,周围的外国小孩都像小树苗似的扎着马步,脚下画着太极图。
李如龙笑着接过画册,突然发现最后一页贴着张照片——汤姆的“友谊拳馆”门口,挂着块木牌,上面刻着“以武会友”四个中文,是用他寄去的刻刀刻的,笔画深浅不一,却比任何奖杯都让人心里发暖。
雨停的时候,省队的面包车停在了巷口。陈教练踩着水洼走进来,手里拎着个文件袋:“国际武联发来了邀请函,让你去当技术顾问,给各国教练讲讲‘刚柔相济’的打法。”他往暖房的茶几上拍了拍文件,“下个月在曼谷开班,沈浩那小子听说了,非要跟你一起去,说要见识下泰国的拳馆是不是真像电影里那样,摆着十几尊金佛。”
秦老头突然咳嗽起来,拐杖敲得地板咚咚响:“去!怎么不去?”他往李如龙怀里塞了本新拳谱,封面上是他写的“武之大道”,字迹比以前抖得厉害,却更有股力透纸背的劲,“把这个带上,让那些老外见识见识,咱们老祖宗的东西,不是花架子。”
老周赶紧往文件袋里塞糖糕:“曼谷热,多吃点芝麻的,败火。”他突然想起什么,往李如龙兜里塞了包东西,“这是汤姆妈妈要的糖糕配方,我加了点桂花,说让外国孩子尝尝明善城的味道。”
第二天去省队训练,沈浩正对着泰国地图研究:“听说曼谷的夜市有炸昆虫,你敢不敢吃?”他往李如龙手里塞了瓶防蚊液,“刘教练说那边的蚊子能把人抬走,让咱们多带点装备。”训练馆的墙上新挂了面锦旗,是欧洲武者联盟送的,上面写着“拳品如兰”,落款处画着个小小的铜令牌。
对抗训练时,沈浩的快摔突然慢了半拍。“怎么了?”李如龙扶住他,发现他胳膊上贴着膏药,“受伤了?”
“昨天帮汤姆录教学视频,演示‘云手’时扭到了。”沈浩龇牙咧嘴地笑,“那小子非要让我穿着你送的练功服录,说蓝白条纹有‘聚义拳馆的气场’。”他往休息区指了指,“对了,你弟弟刚才来送东西,在那边等你呢。”
李如龙愣了愣——他弟弟李如虎在体校练举重,平时总嫌他的拳“不够狠”,很少来省队。走到休息区,果然看见弟弟坐在长椅上,怀里抱着个纸箱,校服上还沾着杠铃的铁锈。
“妈让我给你带的。”如虎把纸箱往他怀里塞,耳根有点红,“她说你去泰国,得带着家里的艾草包,防湿气。”箱子里躺着双新做的布鞋,是妈纳的,鞋底纳着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