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片人和导演卡卢索都以为林田惠需要考虑的是接不接受这样的制作成本。当然,若是不接受,只能降却不能升。
而实际上,林田惠考虑的则是用不用道具——电影投资额度卡(2500万美元)。
用了,制片成本来到6000万,接近一部B级制作的费用。但随之而来的盈利问题,也就是票房到底能收益多少也摆在了面前。
要是票房不景气,根据对赌协议,林田惠可能面临巨大的赔偿。
可若是不用电影投资额度卡(2500万美元),林田惠又担心导演卡卢索为精打细算而无法表现出需要的场景画面来。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电影里有丧尸和骨皮,丧尸可以由真人扮演,这反而费不了多少钱。可骨皮就必须使用电影特效来展现。
好莱坞电影特效费用极其高昂,主要源于复杂制作流程、团队协作成本和渲染技术要求。
一部大制作的电影,特效团队通常需上百人协作,复杂场景甚至需要数百人分工(如美术原画、3D建模、渲染等)。 ?
而渲染费用?每秒特效成本可达数千元至数万元,部分镜头渲染需50天以上。
归纳起来,优秀的科幻、奇幻制作,特效费用通常占电影总预算的30%-50%。
好在《温暖的尸体》只是轻科幻,但最大的特效便是花在骨皮上,若是粗制滥造或者请不专业的团队制作,观影效果肯定一般。
还有那个机场的拍摄、废弃飞机上的拍摄、丧尸大战骨皮、人类大战丧尸+骨皮等等这些,林田惠不允许这些场景被过于简单地带过,亦或者用廉价的镜头来替代。
在这个时候,他作为编剧,作为男主角,甚至比导演还上心,还要苛求。
林田惠突然抬头,他望向导演卡卢索,盯着他的眼睛问:“导演,按照你的本心来讲,拍好这部电影需要多少的成本?”
卡卢索导演有些意外,他与制片人对视了一眼,又注视着林田惠那认真的眼神,思索片刻后回答:
“作为导演,我有我的坚持和底线。虽然上一部电影的票房并不理想,但我仍希望将电影拍好,不浪费每一次的执导机会,也不辜负每一次影迷们的期待。”
导演卡卢索越说似乎越有底气,越说越动情。
林田惠之所以问他,也是因为知道导演卡卢索也站在了不能失败的悬崖边上。若是连续两部商业电影的票房都石沉大海,折戟失败,他的导演生涯也可以暂停一个段落好好沉淀沉淀了。
“……我觉得,如果可以的话,再增加1500万的成本,我将能够把影片尽善尽美。”
当着制片人的面,卡卢索的话还是有所保留的。能提出增加1500万,已经是他作为导演为了梦想而坚持的巨大勇气。
与其说他的话是为了回答林田惠,不如说是讲给制片人听的。
林田惠继续皱着眉头,提出了下一个问题:“如果,满足了你的制作费用,你预计票房会达到多少?”
这个问题属实有些不礼貌,票房是由很多因素共同影响的,导演只负责其中的一个,让卡卢索导演来回答这个问题着实为难他。
可卡卢索导演还是认真思索一番后,给出了他心中的答案:“我有信心,全球达到1个亿票房。”
1个亿,这个数字是个很微妙也很危险的数字。
卡卢索导演说的是全球票房,也就是说他想利用的是林田惠在亚洲的影响力,靠着影片在日韩的票房来补给到美国本土。
可1亿票房,就算按55%的分成比例到梦工厂,也只是将将把成本补足略有盈余,加上电影的周边以及DVD等销量,或许勉强可以达到盈利一千万的要求。
但已经是非常非常极限了。
“如果,我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