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1章 李永芳再立功,沈阳城中炮轰川军,秦民屏率残兵突围(1 / 3)

诸天万界大清时代。

民间:

百姓甲喃道:“这川军还是强悍啊!”

“估计也就是因为这浑河一战,后金大军被川军都给打怕了,也才有了后面,他们清兵入川时,对川民与土司的大肆屠杀的原因吧?”

百姓乙:“老兄,你这话说的,好像清兵入关之后,对其它地方没有进行过大屠杀似的?”

“经历天道的盘点后看,清兵入关后,他们的大肆屠杀我们汉民,其目的早就制定好了的。”

“主是想要杀光,我们汉人中有骨气的义士与精神。”

“现在想想他们为什么会让有一半汉人血脉的康熙登基为皇帝,估计他们暗含的政治目的,就是为了安抚那些一直在坚持反清复明的汉人与义士吧!”

百姓丙怒道:“最可恨的是,他们大清满人居然将四川大屠杀的罪名,按在了八大王张献忠的身上。”

“现在想想,真是太可恨,太可恶了。”

“那八大王张献忠入川时,杀的人明明是那些大明腐儒贪官,以及那些鱼肉贫民百姓的地主豪绅。”

“在之后,却被大清满人与那些腐儒贪官,抹黑成是屠杀平民百姓,真是太可恶了!”

人群中有人叹道:“可惜了,这天道盘点没有早点出现,就好了。”

“现在华夏中原这天下,都已经成了大清满人的天下了。”

人群中有人冷言道:“在这一世里,这华夏中原这天下,目前虽说是那大清满人的天下,但是反清复明义士还在,这有什么好叹惜的?”

......

由四贝勒皇太极指挥的第一轮骑兵冲击惨败后,大贝勒代善率正黄,镶黄,正红,镶红四旗精锐,共计1万2千精锐,前来支援,并且重新调整部署。

和四贝勒皇太极一样,大贝勒代善也是采用“三叠冲击”战术,只不过大贝勒代善这一次是以骑步协同配合下的“三叠冲击”战术。

在大贝勒代善的指挥下,第一重,以重甲骑兵持厚盾推进,吸引川兵火力。

第二重,则是让弓箭手在步兵盾墙后,进行齐射,压制川兵枪阵。

而第三重,便由精锐巴牙喇骑兵,在第一重重甲骑兵在川兵阵地緾斗时,从间隙突入,砍杀川兵拒马工事。

并且大贝勒代善的进攻的方向,选择了从川兵阵营的左翼发起攻势。

在《明史记事本末》中记载:"代善以铁骑冲川兵左翼,白杆兵钩枪虽利,然马铠厚重,钩之不断,遂被突入"。

而四贝勒皇太极方面,由于在第一波冲阵吃了大亏,于是从重新集结兵力。

除去第一次冲阵已经战死在川兵阵地的兵马之外。

四贝勒皇太极与大贝勒代善,发起第三轮攻势前,皇太极的右翼四旗兵马,已经增加到一万多人。

这一次,四贝勒皇太极采用了"车轮战术"。

今每旗派出5百骑为一波,对川兵阵地,发起正面冲击,但不得轻易冲入阵中,以游击袭扰与吸引川兵注意力与消耗川兵体力为主。

一波冲击过后,就立即后退回休整,下一波立即补上,川兵阵地不破,不得停息。

在《国榷》的记载中,指出:"皇太极令四旗骑兵更番冲击,川兵疲于应付,阵脚渐乱。"

此时,四贝勒皇太极为了阻止后续的明军,继续渡过浑河,下令没有进行轮番冲阵的后金骑兵,列阵于浑河岸边。

以防浑河南岸的浙军,在这段时间内,将战车火器偷偷的运往北岸阵地。

......

后金骑兵对川军北岸阵地发起的进攻,依然由四贝勒皇太极率先发起正面冲锋。

之后再由大贝勒代善,从左翼发起“三叠冲击”战术,冲击川军阵地。

这场战斗,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