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茗的习惯,家里塞的满满当当。
也不用害怕日期不新鲜,苗茗记着呢,找个时间放进云上居就能迭代。
苗茗的囤货速度,完全赶不上深信末日说那群人,他们无脑囤货,又大肆浪费,消失几十年的限购令都被搬出来。
只要有过一次被洪水困在家中,一个月都无法出门的经历,现在人人自危,家家户户都在囤货。
苗茗的做法,是半点不出格,完全融入人群。
收拾东西,顺手就将日期新的放后边,日期较旧的直接放进云上居。
这个点,各家都在收东西呢,时间还早,坐上玩点儿无脑小游戏。
发豆芽的位置在厨房操作板上,苗茗七天有五天在外面吃,余下两天也对厨房需求不大。
厨房门是活动的,可以跟厕所门重叠,推过去以后侧身走,最里边放的是特意买的冰箱。
用架子架出了下面和上面的位置,放着一些不常用的厨具。
靠外墙的一侧,留下冰箱开门的位置都是操作台,有个油烟机,然后在上面打了一整排的柜子。
一个电陶炉,两个小锅,还有砂锅,厨具不算多,最独特的,是一个烧煤的、烧柴火的炉子。
这是去年小区里一起囤的,反正东西是专供的,有点余量,小区里各家一分。
一个小巧的烧火炉,用柴用煤炭都行,东西虽小,火力十足,无论是烧饭还是烧菜,都很方便。
从小区群里知道这东西,大家就都囤了,苗茗还多屯了两个。
不说用坏,这不可以一个炖汤,一个烧菜,总不会浪费。
除了断水断电的日子,这东西都放在冰箱上面的架子上好好收着,冰箱下边,上了两百多斤干燥耐烧的无烟煤。
无论是这炉子,还是这无烟煤都是好东西,小区各位的人脉不容小觑。
光是那炉子,就是又结实又灵巧,耗炭量特别低,烟也小。
国际化现代大都市,一个小区家家都出现这东西,只能说情况不容乐观。
小区群拼的不止这些,很多不需要现代能源东西在群里频繁出现,像是好用的热水瓶,水源过滤器,什么都有。
这个小区氛围好,谁在网上或者是有渠道找到一些合适的,只要量大,就会分享出来。
等设置的闹钟响起,从无脑游戏中抬头,带一份豆芽,再带一斤的火锅肉片,就可以下楼了。
燕京这边吃火锅,准备的蘸酱是芝麻酱,这种又香又带有油性的蘸酱,苗茗也吃的习惯。
崔姨和于叔住的是两室,家里又只有他们两位,从空间上来说宽敞些,四家人在小区聚在一起吃饭,都是去的他们家。
这点距离,苗茗也就没有费力气,又穿羽绒服又换厚袜子,哆嗦着小步跑下楼,一敲门就钻进去。
小区里两房的格局,暖气片比苗茗一房格局多一些,客厅也有一块,一进来就暖和了。
“跑这么急,好歹穿个衣服出来,快进来,快进来,把东西放放,先喝杯茶。”
苗茗是最后到的,除了还没有处理的豆芽,还拿了一份一斤的羊肉卷。
再看桌上,三家人过来做客,你拿羊肉卷,我拿牛肉卷,满满当当的五斤肉。
天气冷就是要多吃肉才能扛得住,崔姨一看这情况,又将自家准备的肉放回去两盒。
这些邻居们脸皮薄,做事敞亮又客气,都是跟落在燕京的,慢慢的也当半个亲戚处。
苗茗来的时间正正好,虾滑已经做出来了,她就找了把剪刀,仔细的处理拿下来的东西。
燕京吃东西讲究一个新鲜,这豆芽从摘下来到进肚里,不超过半小时,都夸苗茗这发豆芽的手艺好。
肉都吃光了,最后烫了把青菜,就只有苗茗还在下着一块面饼吃,崔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