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帝国的未来(一)(1 / 4)

中世纪人生 四呱 4106 字 1天前

送别了安娜和那个怎么看怎么觉得“不成器”的崽子埃德加,诺恩心中那点难得的柔软与轻松也随之消散。

重新披上帝国摄政的外衣,诺恩陪着小腓特烈,踏上了返回法兰克福的归途。

这一路,与南下“朝圣”时相比,氛围已然发生了微妙而显着的变化。

那些原本就坚定支持霍亨斯陶芬家族的诸侯,此刻仿佛被注入了无限的底气,胸膛挺得比任何时候都高,脸上洋溢着与有荣焉的骄傲。

路过他们的领地时,他们会特意指着小腓特烈的銮驾,对着道路两旁好奇张望的平民,用洪亮的声音宣告:“看!那就是我们的国王!在罗马由摄政殿下亲自加冕的、真正的罗马人的皇帝!”

言语间,充满了对自身选择的自豪。

而那些此前态度暧昧、首鼠两端,甚至在诺恩的“朝圣令”下达后还试图告病拖延的诸侯,此刻则像是被霜打过的茄子,彻底蔫了下去。

他们早早地等候在皇帝必经之路旁,以最谦卑的姿态,召开最丰盛的宴席,言辞恳切,极尽谦卑之能事。

只是他们的敬畏,与其说是对着年仅十六岁的小腓特烈,不如说是彻底臣服于他身后那位不动声色、却能让教皇低头退位的铁腕摄政。

诺恩自诩并非睚眦必报的小心眼之人——尽管酒馆和贵妇沙龙里总是流传着关于他“好色无度”和“记仇小气”的种种轶闻。

面对这些在小本本上有名字的贵族,诺恩并没有挥舞屠刀,也没有进行严厉的惩罚,只是非常“自然”地行使了摄政巡视地方的权力。“亲切”地停留“歇脚”,然后“顺便”检视一下当地的武备、库藏和税收记录。

“发现”了不少“管理疏漏”和“有待改进之处”。作为“惩戒”和“补偿”,诺恩会毫不客气地“笑纳”诸侯进献的精美铠甲、良种战马、窖藏多年的美酒,有时甚至还会“看上”几件城堡里传承已久的艺术珍品,美其名曰“代为保管,以儆效尤”。

看着那些诸侯心疼得几乎要滴血,却又不得不挤出比哭还难看的笑容,诺恩倒也生出几分权力带来的快感。

然而,这一路“敲竹杠”带来的轻松愉快,在踏入法兰克福行宫大门的那一刻,便戛然而止。

等待着诺恩额的,是堆积如山、的帝国公务文书。从北方法兰西新领地的治理整合、税收调整,到东部边境与波兰、匈牙利的微妙关系梳理,再到帝国内部各诸侯领地之间层出不穷的摩擦仲裁,以及吕贝克、汉堡等核心工商业城市的运营报告……林林总总,千头万绪,仿佛永远也处理不完。

诺恩立刻被拖入了无休止的加班地狱。烛光常常亮至深夜,咖啡一杯接一杯,连带着,黑眼圈也肉眼可见地浓重了几分,活像一只睡眠严重不足的……呃,威严的帝国摄政。

连续几天的高强度工作,让年过四十的诺恩感觉有些精力不济。他揉着发胀的太阳穴,看着窗外漆黑的夜空,突然灵光一闪,找到了一个“合理”分担压力的办法。

于是,第二天清晨,当宫廷大臣们像往常一样准备向摄政汇报工作时,便看到了颇为“励志”的一幕:书房里,一大一小两个身影正伏案疾书。

大的那个,帝国摄政诺恩·阿德勒,眼袋深重,但目光依旧锐利,手边的文件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减少。

小的那个,年轻的国王腓特烈陛下,同样顶着一对明显的黑眼圈,小脸皱成一团,正对着一份关于关于行宫修建台阶的申请冥思苦想,手中的羽毛笔都快被咬秃了。

诺恩以“陛下已年满十六,是时候深入了解帝国运作,学习如何处理政务了!”这个无比正当的理由,成功将未成年的小腓特烈抓了壮丁”。

不过就在这个平平无奇的的清晨,一声毫不掩饰鄙夷的冷哼打破了书房的宁静。

“切!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