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七章 冰川之下(3 / 4)

禾本科,只要这种真菌在当地肆虐几十年,总有一部分禾本科的个体会幸存下来,从而一点点重新构建出针对禾黄真菌的免疫基因。

问题是人类可以等待几十年吗?

答案不言而喻。

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要知道,禾本科植物几乎占据了人类粮食植物的半壁江山,玉米、小麦、水稻、燕麦、大麦、高粱、黑麦、小米,另外还有糖料的甘蔗、木材的竹子这些都是禾本科。

如果这些农作物都受到禾黄真菌的感染,出现大规模枯叶病,那后果绝对非常可怕的。

如果人类不能在两三年内找到压制禾黄真菌的方法,那全世界都将陷入可怕的饥荒之中。

当然,真到了那个时候,人类倒不是完全没有办法,只不过要忍受几年,甚至十几年没有小麦、玉米、水稻的生活。

人类目前还有其他粮食作物,比如土豆、木薯、番薯、大豆、鹰嘴豆这些可以勉强替代。

糖料还有甜菜可以替代。

竹子就比较麻烦了,不过江淼估计竹子不会被禾黄真菌感染,因为他发现目前被感染的禾本科植物之中,主要以木质化水平比较低的禾本科植物为主,那些类似于竹子和甘蔗这种,木质化水平比较高的类型,反而抗性比较好。

因此作为甘蔗之中,木质化水平最高的木蔗,估计也很难被全部感染。

当然,这种事情江淼也不敢打包票,必须等去实验室进行全面研究之后,才可以确定其感染情况。

不过今年全球粮食供应要出大问题,倒是一个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毕竟北美洲和欧洲,现在还饱受寒潮和干旱影响,导致春耕延迟了一个多月时间。

而南美洲和南非洲,正面临严重的禾本科危机,当地的小麦、玉米、水稻估计产能会大减。

好在南半球即将进入冬季,冬季有利于压制真菌大规模传播,只要管控好,加上灭菌药物的辅助,应该可以将这种真菌传播到其他大洲的时间,推迟一年左右。

当天傍晚,林书雅也到了。

她直接过来和江淼汇合。

听完了前因后果,书雅也是眉头紧皱:“突然出现的真菌,这真的很难防治,除非现在完全不进口农产品而且不允许从南美洲过来的任何东西靠岸,不然迟早会传播进来。”

江淼无奈摇摇头:“这是行不通的,毕竟我们和中南半岛有陆地接壤,只要东南亚一沦陷,通过候鸟一传播,根本防不住。”

“你有什么想法?”书雅看向他。

“两手准备。”江淼顿了一下,然后说出自己的想法:“一方面扩大非禾本科的农作物种植规模,比如土豆、番薯、木薯、大豆,避免被一锅端。”

“这是一个办法。”

“另一个准备,就是尽快培育出抗禾黄真菌的新品种,或者研发出专门抑制禾黄真菌的安全农药。”

对于育种,江淼倒是没有觉得有什么难度,如果他全力以赴,估计可以在一两年内,就将全球的禾本科农作物品种刷新一遍。

而针对禾黄真菌的安全药物,对于江淼而言同样不是什么难题,只要他拿到相关的真菌样本,不用几天就可以搞出特效药。

问题是要合理调控好药物和新品种的研发时间,既不能太快,又不能太慢。

因此,现在只能苦一苦国外了。

书雅知道丈夫的科研能力,因此没有太担心:“样品已经到了,我们要如何研究?”

“我倾向于独立研究,毕竟我们公司有很多保密技术,这方面何先生也表示理解。”

“独立研究?”书雅点了点头:“可以,不过禾本科农作物方面的研究,还是本部的科研实力比较强大,我们要申请将菌种带回汕美吗?”

“当然,不然京城这边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