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鏖战三韩(上)(1 / 3)

就在中原腹地烽烟四起,陷入一片混乱之际,远在三韩的战事,也在激情上演……

此时的三韩刚刚被燕军收复,本就民心不稳,而曹彰为了尽快凑足对抗刘瑁的兵员,强行移民,以致于原本的百姓就对燕军心怀不满。

因此当汉军到来后,当地的百姓几乎都偏向了董袭一边……

夜色如墨,海风中夹杂着咸腥与刺骨的寒意。

三韩南端,燕军在这里的一处小型据点内,数十名燕军士卒正围着篝火取暖,浑然不觉死神已悄然降临。

“噗嗤!”

一支冷箭自黑暗中射出,精准地穿透了一名哨兵的咽喉。

“敌袭!”

伴随着这一声嘶吼,无数身形矫健的汉军士卒自林间、礁石后猛虎般扑出!

他们便是跟随董袭征战多年的江东子弟,最擅长此等水陆之间的突袭。为首一员大将,手持一柄环首刀,身先士卒,正是岭南府统领,董袭!

“杀!”

董袭一声暴喝,手中大斧横扫,两名惊慌失措的燕军连人带甲被劈飞出去,血肉模糊……

不到一个时辰,燕军据点便被轻易拔除,粮草辎重被付之一炬,冲天的火光映红了半边夜空,也映亮了董袭那张写满快意的脸。

汉军岭南府大营,设在一处隐蔽的港湾之内,简陋的木栅之后,是无数往来奔走的汉军士卒。

“伯言,又是一场小胜,痛快是痛快,可也太憋屈了!”

董袭将沾满血污的大斧往地上一顿,发出沉闷的响声,他灌下一大口水,对着帐内那个静立于舆图前的年轻人轻声抱怨。

“这黄须儿曹彰跟个疯狗似的,撵着咱们咬,要不是你每次都安排了接应,上次老子差点被他包了馄饨!咱们什么时候才能跟燕军真刀真枪地干一场……”

随着董袭的话语,下首一位三十多岁的年轻人出现在了视野之中,他面容俊秀,神情沉静,仿佛帐外的喊杀与喧嚣都与他无关。

正是刘瑁钦点,此次随董袭一同出击三韩的少年将军,陆逊,陆伯言。

此时的他正站在舆图前,仔细的观察着当前的局势。

在临行前,刘瑁专门告诉了董袭,让他万事多与陆逊商议,而董袭坚决执行了这一政策。

要知道他这一路大军,人数是三路水军中最少的,需要承担的任务也相对较轻,刘瑁对于董袭的要求只有一个,尽量拖住曹彰回援的时间。

因此董袭完美贯彻了刘瑁的游击策略,但长时间的游击还是让这位老将有些许的憋屈……

听到董袭的抱怨,他缓缓抬起头,深邃的眼眸中闪烁着与年龄不符的睿智与冷静。

“元代将军稍安勿躁。”

陆逊温声回应,声音不骄不躁,十分淡然。

“曹彰实乃当世猛将,其麾下天地骑更是昔日曹孟德最精锐的铁骑,皆为百战余生之辈。若是在平原旷野与之决战,我军以水师步卒对阵其精锐铁骑,并无胜算,反有全军覆没之险。”

陆逊的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意。

“但猛虎虽强,但若将其困于泥潭,纵有拔山之力,亦无处施展……您看,我军这月余的袭扰,看似战果不大,却已让曹彰焦头烂额,疲于奔命。”

他伸出修长的手指,在舆图上划出一道道曲折的红线,那正是汉军这月余来袭扰的路线。

“我军兵分三路,于勿阿城(现在的韩国木浦市)、獐项口、带方郡南岸交替登陆,借助水师的优势忽东忽西,行踪不定。

曹彰为防备我军,不得不将其麾下最精锐的五千天地骑分散开来,驻守各处要隘。他的兵力被我们牢牢牵制,看似主动,实则被动。

此时的他就像一个握紧拳头的壮汉,想打人,却始终找不到我们的位置,只能空耗力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