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2章 这事我们商量商量(1 / 2)

刘光福蹲在四合院的墙根下,看着墙角堆成小山的大蒜,眉头拧成了疙瘩。

麻袋里的蒜头饱满瓷实,白皮紫瓣,是上好的货色,可架不住数量太多。

整整五百斤,是他托乡下亲戚弄来的,本想趁着秋末涨价赚笔快钱。

没成想城里的蒜价一路跌,吆喝了三天,才勉强卖掉四十多斤。

“当初让你别贪多,你偏不听!现在好了,堆在家里占地方,再过些日子都得发芽!”

二大妈望着墙角的蒜,不停数落着。

刘光福梗着脖子反驳:“我哪知道今年蒜这么多?供销社都堆成山了。”

他踢了踢麻袋,蒜头滚落出来,在地上滚出老远:“院里张大妈买了三斤,二大爷家要了五斤,胡同口的王婶……”

“行了行了,说这些有什么用!” 刘海中捧着茶缸子走过来打断他:

“去,找林东来!他那两家饭馆,一天得用多少蒜?你把这些给他,还愁卖不出去?”

刘光福眼睛一亮:“对啊!我咋没想到他!” 可转念又蔫了:“可…… 他能要吗?”

刘海中往他后脑勺拍了一下:“傻柱在他那儿掌勺,于莉管账,都是一个院的,你不会托他们说说情?”

这话点醒了刘光福。

他从麻袋里挑了串最大的蒜头,用红绳捆着,往林东来的饭馆走。

秋阳把他的影子拉得老长,怀里的蒜头沉甸甸的,硌得肋骨生疼。

正是饭点,饭馆里正忙,傻柱在后厨颠勺,火苗 “腾” 地窜起来,映得他满脸红光。

于莉在账台核账,指尖在算盘上翻飞,噼啪作响。

刘光福站在门口,被油香味裹着,竟有些怯场。

“光福?你咋来了?” 傻柱端着刚炒好的回锅肉出来,看见他怀里的蒜,眼睛一亮:“这蒜不错啊,哪弄的?”

“乡下亲戚给的,想…… 想卖给你们饭馆。”

刘光福搓着手,把蒜头往账台上送:“于莉姐,你看这蒜,多好,给个实在价?”

于莉抬头瞅了眼蒜头,又低下头扒拉算盘:“我们饭馆的蒜都是从供销社进的,一毛二一斤。”

刘光福心里咯噔一下,他原本想喊一毛五。

可话到嘴边又改了口:“我这是新下来的鲜蒜,比供销社的好,一毛四,怎么样?”

于莉听见这话笑了:“光福,不是我不给你面子。供销社的蒜一毛二管够,我们凭什么多花两分钱?”

她往后厨喊:“马华,把库房的蒜拿出来让他瞧瞧。”

马华拎着半袋蒜出来,袋子一倒,蒜头滚了一地,个个饱满,不比刘光福的差。

“瞧见没?这是于莉前天刚进的,一毛二,还送货上门。”

刘光福的脸涨成了猪肝色,手里的蒜头像烫山芋,扔也不是,拿也不是。

“我…… 我这是自家亲戚的,没中间商赚差价……”

“做生意不论这个。” 于莉不耐烦地说:“一毛二,你要是愿意,我们能收一百斤,多了也用不了那么快。”

一百斤?连零头都不够!刘光福咬着牙摇头:“不行,太少了。”

他抱起蒜头往外走,脚步踉跄,像只斗败的公鸡。

回到院里,刘海中见于光福空着手,气不打一处来:“我就知道你办不成事!”

“等晚上你去找傻柱和于莉!跟他们说,只要能按一毛三卖出去,给他们抽成!”

夜幕刚垂落,刘光福揣着两辫最大的蒜头,磨磨蹭蹭挪到傻柱家门口。

屋里的灯光透过窗纸映出来,混着傻柱爽朗的笑声,让他攥着蒜头的手心直冒汗。

“柱子哥,在家吗?” 他扒着门框喊,声音比蚊子还小。

傻柱正在桌边吃着花生米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