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拖他个一段时间,然后主公亲赴一趟新绛,向赵鞅说明迁移人口将导致邯郸时局不稳,建议暂时不迁。邯郸一旦出现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情况,一定会使卫国担忧我们晋国可能要对卫国动武。”
“现在,山东的齐国已经反叛了我们晋国,我们有足够的理由出兵讨伐齐国。所以,依老朽之见,我们可以先在边境搞出点动作,那赵鞅见边境果然有战事,一定会同意我们的建议。赵鞅一旦同意暂时不迁人口,那再过一段时间,也许他就会忘了这事。”
有一人皱着眉问道:“但是,如果赵鞅不同意呢?”
“如果他不同意,那你还能怎么样?他可是赵氏宗主,又是卿大夫、中军佐,你难道还敢违抗他的命令?”花白胡子耸了耸肩,叹了口气,表示了无奈。
赵午无奈,也只好叹了口气。那就按花白胡子说的,侥幸一把先。说不定拖个几天,赵鞅还真的忘了这五百户。
于是,赵鞅接到了来自邯郸关于暂缓人口迁移的请示报告,邯郸的理由貌似非常充分:齐晋边境不稳,邯郸急需要与卫国保持和平状态,迁移人口极有可能导致卫国对晋国起戒心,彻底倒向齐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后面精彩内容!
在赵鞅这样的风云人物面前,你邯郸氏这点花花肚肠,他还看不出来?
赵鞅火大了,他一刻也没拖,直接派人赴邯郸,再次催促:边境问题,你邯郸氏只需要加强防备即可。卫国关系,自然由晋国六卿主持大局。勿需担心,尽快将五百户人口如数迁往晋阳。
赵午又气又无可奈何,只好违着心,将这五百户人口迁往晋阳。
本来,这事就这样结束了,但此时的赵鞅在整个赵氏家族中的威望和地位岂容你邯郸别宗挑战?赵鞅见五百户人口到了晋阳,对赵午的惩罚措施也便跟上了。
老子早就想收拾你赵午了!赵鞅恨恨地想着,早在赵午与中行氏走近时,赵鞅就想教训赵午了。
在晋国,赵鞅最最恨的,是中行氏和范氏。
中行氏、范氏两大家族为了分化赵氏家族,早就拉拢了邯郸赵氏。而且,这个拉拢还用了联姻的手段:中行寅将自己的一个女儿许配给了邯郸赵氏宗主赵午。
赵午也不知哪根筋搭错了,居然向赵鞅报告,就兴高采烈地做起了中行寅的女婿。
其实,中行寅的女婿如同范鞅的女婿一样,都不好当。史料记载了范鞅其中一个女婿的故事:
董氏家族有一个叫董叔的小伙子,长得又高又帅,且才华出众,堪称晋国年轻一代中的青年才俊。董叔想攀附位高权重的范鞅,范鞅也看中了董叔,打算把其中一个女儿许配给董叔。
董叔很激动,甚至有一段时间他都忘乎所以了。董叔当然不知道,这其实是范氏家族拉拢董氏家族的手段而已。范鞅这样的人,女儿有好几个,晋国现在就剩下那么几大家族了,为了培植范氏家族势力,范鞅的女儿,当然个打个都要为家族作出贡献。
董叔美滋滋地对当时晋国上大夫、太傅羊舌肸讲了自己这桩喜事。
谁知羊舌肸打心里便讨厌范氏家族,见董叔洋洋自得的样子,羊舌肸善意地提醒董叔道:“范氏家族太富贵了,你这样高攀对你很不利,我看你以后要自讨苦吃。”
董叔却道:“这怎么说是自讨苦吃呢,只要与范家联姻,那我董家的地位马上提高。以后,谁还敢欺负我董家?”
羊舌肸叹了口气,也就不多说了。
范鞅的女儿嫁给董叔后,嫁董随董,人称董祁。
这个董祁,正如羊舌肸所言,那纯粹就是一只雌老虎,仗着父亲是晋国卿大夫中军佐以及范氏家族的权势,在董氏家族那是老娘天下第一的架势,动不动便教训董叔以及家人。
有一次,董叔因回家晚了一点,结果被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