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1章 各有心思(2 / 4)

往党项部,将陛下的旨意与大唐的诚意,如实禀明我部首领。”

“我党项各部,向来愿与大唐永结盟好。”

“在得到首领回复之前,外臣会一直留在长安,静候佳音。”

李世民闻言,脸上露出一丝笑意。

“如此甚好。”他摆了摆手,“使者且安心在长安住下,若有任何需求,可告知鸿胪寺。朕,期待听到拓跋首领的好消息。”

“谢陛下!”兀术再次行礼,心中暗暗松了口气。这一关,暂时是过去了。

躬身退出殿外,阳光照在身上,却感觉后背已被冷汗微微浸湿。

与这位天可汗的对话,虽然看似寻常,但仍旧担心一个不慎,后果不堪设想。

不愧是大唐啊。

大唐的皇帝陛下,气势恐怖如斯。

“来人,着人快马加鞭前往阔水,继续让李绩稳住边军,稳住拓跋赤辞。”

“党项部的信使已经回去,虽然和谈的可能性很大,但是依旧不排除拓跋赤辞想要发兵的可能,让李绩多加小心。”

“是。”殿内内侍应声。

见重要的事情处理完毕,王德这才躬身上前,低声说着。

“陛下,高桓权想要求见陛下。”

李世民闻言,眉头微微一皱。

“他和倭国的使者,不是已经去过东宫,太子不是已经召见过他们了吗?”

“是,但是,他想要见陛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

李世民冷笑一声。

“让他再等等吧,最近这段时间,朕忙着呢。”

“倭国使者那边,可有动静?”

“回陛下,最近他们老实的很,只是在长安行动,并未离开长安,倒是拜访了不少勋贵。”王德说道:“都是以前义直古麻吕曾经拜访过的。”

“倭国人,就这么点手段了。”李世民笑了笑:“信不信过段时间,他们又会上奏,想要学习大唐的文化,想要一些大唐的典籍。”

王德躬着身子应和着。

“陛下英明,应当会是这样的。”

“不是应当,而是一定。”李世民笑道:“以前怎么应付义直古麻吕的,现在就怎么应对他们,都是一样的。”

.......

以前李世民的想法会是说,既然番邦归附,那天朝行教化之责,也未尝不可。

但是现如今........

西州都护府和西海都护府的事儿就在眼前,这教训得吃。

更重要的是,倭国虽然地方不大,离着大唐远了些,还要远渡重洋。

可是岛上的金银铜也是真真切切的,是大唐需要的。

这两年,百骑司的人已经渗入到了倭国,按照泾阳王说的,已经探明了真假。

他们真的有!

大唐的铜矿可不富裕。

朝廷要铸币。

也三令五申,明令禁止私自融币......

但是禁不住,这里头有买卖啊。

有的人私底下将铜币融了,做成精美的铜器,去跟西域的商人交易。

所赚到的,比原先的铜币要多的多.......

一千文的铜钱融了,能得六斤铜。

而一斤铜的售价,便有五百到六百文。

“熔币为器”屡禁不止,就是因为这里头的利润大的吓人。

民间大量将铜币改铸为铜器出售,市面上流通的铜钱就会越来越少,从而致使钱荒现象日益加剧。

而朝廷呢?每年铸钱也才三十万,连朝廷自己都不够用。

如今四海升平,大唐与西域之间的通商热闹起来,铜钱需求更甚。

朝廷年年到地方上去勘探,去产铜的地方括铜。

但是仍旧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