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伪齐正统(3 / 4)

北齐怪谈 历史系之狼 4394 字 1个月前

成功取来了《净名》、《涅》、《华严》等佛经和《十诵律》,在国内进行推广。

双方准备妥当,开始新一轮的交锋。

佗钵可汗之所以崇拜高洋,是因为他本人就比较好战,他为人骄横,对兄长和父亲的观点都不太赞同,突前几个可汗的态度比较谨慎,尤其是在被高洋击败之后,且战略眼光一直都很不错。

齐国太过强盛,他们就坚决跟着周国打齐国,周国开始强盛起来,他们就开始摇摆,让周人先动手,自己在一边看着,能不上就不上,可一旦发现了好处,

就立刻扑上来,一旦齐国开始走向弱势,又急忙转变立场。

这在道德上虽然有瑕疵,但是从国家利益出发,他们的选择是很正确的,制衡两国,谁弱帮谁,通过两国的战争来壮大自己。

佗钵可汗并不反对他们的战略构想,谁弱帮谁是对的,但是,每次都不多抢点东西,小打小闹,这样对自己国力的提升作用不大,反而是那两国容易失衡,

一旦其中一方统一了,那自己岂不是就要挨打了?

到了他的时候,突厥的国力又非常强盛,因此,这位愈发的骄横,甚至开始想效仿高洋来拳打四方了。

为了反击解律光的袭击和破坏,佗钵可汗召集了亲戚们,准备了近十万的大军,当然,其中的精锐只有两万多人,浩浩荡荡,分兵两路,一路去强攻恒州,

另一路却是准备等幽营等地的军队一如既往的去支援恒州时趁机对这两个地区发动劫掠。

在老丈人之战里,突蕨强攻一地,当地军士死守,其余地区的军队前来增援,而后突撤兵,这已经成为了惯例。

佗钵可汗就是要打破这个惯例,他要做出强攻恒州的模样,等到敌人在这里召集重兵的时候,去偷袭他们空虚的地方!

刚刚入冬,突大军便杀了过来。

佗钵可汗亲自带队,前来猛攻恒州,至于劫掠的任务,则是被交给了他的侄子来完成。

一切的设想都不错,可是,斛律光一开始的自标就不是为了击退敌人。

在突厥大军奔袭而来的时候,解律光让将军们做好了出战的准备。

佗钵可汗带着大军杀来,刚停下来扎营,还没有来得及发动进攻,斛律光就先发动了猛攻,他安排在几个重要城池的将领们带着精锐军士们杀了出来,攻向了突厥人各地的兵马。

双方就在关外开始了大战,

佗钵可汗显然是没有预料到斛律光会出兵攻打自己,按着他魔下智者们的看法,当下的汉国应当是在施行修养政策,做灭陈准备的,不该与自己交战,他只能认为这是斛律光的个人行为!

佗钵可汗急忙下令,让侄儿别管劫掠了,快来帮助自己,斛律光的军队肯定不会太多,这是解决掉斛律光的最好时机。

突蕨人的营帐分布在各地,共有十几处,各地开启斯杀的时间都不一样,故而无法及时判断敌人的兵力。

佗钵可汗正准备跟斛律光大打出手,可很快他就发现了自己的判断出错。

斛律光在边塞的军队其实并不少,在击败了周国之后,朝廷召集了不少精锐来加强边防,斛律光魔下的精锐应当各地之中最多的,而他囤积了不少的粮食,

出征或许不够,但是在家门口打一快战还是可以的。

汉军忽然袭击,大家都是憋了一股怒火,难得遇到建功立业的机会,人人当前,不敢迟疑。

各地营地告破的速度比任何时候都要快。

佗钵可汗早上得知敌人进攻的消息,到了晚上就已经接到了好几支军队被歼灭的噩耗。

突的军队是以不同部族为本,不同的部族军队就由其本部大人来统帅,尚且还没有完成对军队的成编制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