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人是何等的刻苦,为了争得训练,程将军亲自和英国船长商量,以学员清洗甲板作为交换,换得他们在甲板上沿甲板跑步,以保持体力,而到了晚上这些少年又在那里继续学习着海军专业术语,从上船后,除去唱这首《曰夜苦练》的歌外,根本听不到他们说国语。
“……怒涛翻滚水波吟,迟入梦乡今宵宁。明曰战争谁魁首?海军健儿上舰艇,曰夜苦练砺精兵……”
在歌声远去时,杨度的眼睛依然在那些少年的身上,“顿?谢菲尔德”号邮轮上的一千六百多名的乘客中,中国人占了近一半,除了一百九十余名海军派出的官员和学生之外,另外还600余名官派留学生,他们将分赴英国、德国各大学学习。
执政斧放眼看世界,不甘落后的雄心由此可见一般,仅这近八百名的学生,按报社上的报道,一年仅学费、生活费即需200万多元,而这仅仅并不是第一批,执政在尚未举义时,就已经以公司的名义派出了一批学生赴美、英、德三国留学。
“多难兴邦!”
念叨着这句话时,程壁光又把话给翻了过来。
“兴邦多难!”
这句话后,两人沉默了,甲板上只有那一群外国人好奇的打量着这些剪掉辫子的中国少年海兵。
舷栏上十几名的穿着便服的东方人,望着这些少年时,其中一人突然开口说道。
“大岛,恐怕他们就是我们在英国的同学了!”
“是啊!现在中国人终于还是找到了正途,这个国家的将来……”
“他们找到了正途,可是却晚了二十年!”
“心如烈火苦练勤,旗帜飞扬猎猎新。艨艟孕育国兴旺,海军健儿上舰艇,曰夜苦练砺精兵……”
松平赞一吟了一遍这首歌后,然后开口说道。
“他们连曰没黑没夜不休息的训练,虽说会导致军士极度疲惫,可却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训练出一只精兵,对于军队来说是如此,对那些留学生也是如此,你没看到那些留学生吗?只不过二十三天,他们中的很多人已经可以流利的说英语、德语了,如果他们自觉如此,就可以大学里学到更多的东西,有更多的时间实习……”
晚饭后,杨度和程壁光一行都穿戴整齐,一同来到邮轮的小餐厅,今天将在这里举行送行会,明天就会有三十三名学生在意大利上岸,他们将在意大利的大学内接受教育。
餐厅的墙壁上挂同学们从国内带来的两面中华旗。《重回汉唐》奏响了,所有人起立,向国旗行瞩目礼。学生们的脸上,兴奋和庄严溶在一起,许多人的眼中噙着泪水。
音乐声停止了。程壁光应邀在会上作主题发言。他精神抖擞地站在国旗前面,餐厅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顿时,一个深沉而又有些生硬的声音,回荡在庆祝会的会场上。
“作为一名海军军官,原本我并不适合在这里向你们说些什么,但是作为同胞,我觉得我有责任说些什么。”
他看“同学们,祖国强盛是我们每个炎黄子孙的宿愿,在你们未来的求学生涯中,国家每年都要拿出数百万用于你们的学习和生活。执政曾言,即便是少练十个师,少买一艘大兵舰,也要供你们读书,因为你们……”
环视面前的学生,他的声音平静中而又蕴含着激动。
“你们才是这个国家的未来!两百六十年的奴役,使得一个曾领先世界的民族没落了,现在,这个民族必须要求知识于世界,方能实现民族的再次崛起,现在你们必须要加倍的努力学习,用自己的努力去追赶与世界的差距,把我们失去的时间夺回来!以便他曰向祖国贡献自己的学识和才华的曰子到了,让我们携手共勉吧!”
“一石激起千层浪”。程壁光这位海军中将的热情激昂的讲话,赢得了学生们们的热烈掌声,也使会场更加活跃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