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孝庄钱太后的不甘(15)(2 / 3)

&nt;

光这一点,他便不足以称贤。

&nt;

江南年年减税,你以为他不知道江南富足吗,江南富足是自宋以来就众所皆知的事情,你父皇他再傻,也不至于傻到这点都不知道。

&nt;

商人有钱这种事更是自古以来众所皆知的事,你父皇一样不可能傻到连这点都不知道,可是他却依旧年年给江南减税免税,真正贫苦的西北却是几乎一年都没有减过。

&nt;

你以为是为什么?”

&nt;

乔木此时的目的就是彻底打碎朱厚照仅存的幻想,让他认清现实的残酷,以及他父皇形象的崩塌。

&nt;

“为……为什么?”

&nt;

朱厚照其实已经想到了些可能性,只是他不敢说,也不愿意说。

&nt;

乔木透过仿生机器人看了他一眼,嘴角略微上扯,讽刺的笑道:

&nt;

“你可知朝中大臣有多少出自江南,有多少出自东南,又有多少出自西北,出自于岭南之类的地方?

&nt;

朝中百官,南北八二分成。

&nt;

江南的官员更是过半,而且还都占据高位,朝堂之上的那几位阁老大臣,有哪个不是出生江南呢。

&nt;

西北官员不但地位低,而且人数还少,几乎都没有什么话语权。

&nt;

江南官员们联合起来。

&nt;

几乎能够撼动朝纲。

&nt;

他们共同说一个人的坏话,用不了多长时间,那个人就会变得臭名昭著,甚至遗臭万年,但如果他们共同说一个人的好话,即便他可能没甚能力,也会成为大儒贤人。

&nt;

他们的话语权。

&nt;

可比你父皇他大多了。

&nt;

这么多年都过来了,你父皇他可不想因为点小事被别人说坏话。

&nt;

所以只能继续熬着呗。

&nt;

反正回头烂摊子是给你。

&nt;

他的好名声是保住了。”

&nt;

朱厚照再次沉默,虽然他很想否认,但是他却不知从哪里开始否认,因为他师傅说的,都是真的。

&nt;

不说朝堂之上官员的籍贯。

&nt;

就说他东宫这边的讲习和太傅等人,共计十六人,其中有十二位的籍贯都是江南,三位来自东南曲阜,只有一位出自于陇西的李家。

&nt;

由点及面,不用调查他也知道朝堂之上的江南官员数绝对不少。

&nt;

过半,可能都算客气。

&nt;

就这还是因为他们南北分榜。

&nt;

否则情况可能会更惨淡。

&nt;

虽然理论上来讲,南北分榜造就出来的南北官员数量应该是大抵一致的,但是实际上,朝堂上的高官位置早就已经被南方官员占据大半,没有上官提拔,那些西北出生的进士不但授官艰难,升官也难。

&nt;

长此以往,南方有身份有背景并且上面有人的官员自然是步步拔高,迅速入京升官,北方没什么背景的,可能十几二十年之后还窝在哪个县城里面当县令,如此几代之后,即便南北分榜,那也无法抑制南北官员在朝堂上话语权的倾斜。

&nt;

“师傅,如果我当皇帝的话,你能来帮我吗,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