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开启地狱模式(3 / 4)

也太自大了吧,就算他成绩优秀,也还不到能给学生上课的地步吧?16班的厉云杰也没看他这么干呀?”

“就是啊,再说他一个人讲课还不够,还把你们班前几名全拖下了水。现在时间这么紧张,万一这几个好苗子高考没考好,怪谁啊?”

……

老师们议论纷纷,连周光远、杨丹等几个科任老师都对此颇有异议,让卢宝平的心里也犯起了嘀咕。

他加入筠州中学三年,从高一干起,这还是头一年带毕业班。

从前辈们传授的经验来看,越到考前冲刺阶段,越应该是查漏补缺、专攻重难点的时候。

而陈宇的做法与前辈的经验完全相悖,理性告诉他,这么做是大错特错的,可感性又告诉他,这么做也未尝不可。

毕竟前辈的经验再好,卢宝平也没有切身体会,而从自身的教学理念来说,基础知识的确十分重要。

从这一点上看,他还是支持陈宇的,唯一的质疑点在于,本应该在平常学习中打好的基础,到了冲刺阶段再来专攻,到底是磨刀不误砍柴工,还是平常不烧香,临时抱佛脚呢?

他也没有确切答案,想来,同学们的这番操作都在课间,没有占用平时的学习时间,他也就懒得管了。

把管闲事的老师们应付走,他当作完全不知道这件事,要真有效果是意外之喜,要没有效果,反正复习复习基础知识也没坏处。

卢宝平想得很开。

……

这头,老师们的议论纷纷被压了下去,那头,24班的复习却渐入佳境。

同学们经过了刚开始的不适应和心里没底后,慢慢的跟上了几个好生的节奏,对很多看起来简单和看起来很难的知识点,都有了新的领悟。

这其中,陈宇讲的数学是分数最重且难度系数最高的,而经过他深入浅出的讲解,很多之前看起来很难的内容,慢慢的也变得清晰简单了起来。

比如说最基础的排列组合题,陈宇跳过花里胡哨的插板法、捆绑法,而从最基本的“排列”“组合”两个词入手。

什么是排列,就是把一堆东西排排站,什么是组合,就是把分散开的几个东西凑在一起。

这两个词其实是相对,甚至是反义的。

搞明白了最基本的定义,至少不会在做题时把方向搞反,人家问排列种数,你算了半天算出了一个组合数,南辕北辙。

说完定理,陈宇又把最基本的计算公式写出来,像教小学生一样耐心地讲解每一步为什么要这么算,把原本死记硬背的公式,换成具象的理解灌入同学们的脑海里。

这一点也是陈宇在教孙雨薇和冷晴的时候发现的。

每次讲到某一种题型,当要用到某一个公式,他的做法不是直接把公式背出来,而是现场推导。

比如等差数列公式,他永远只记得一个求和公式,而当总和是已知数,让求公差或某一项时,他的做法是把求和公式写出来,再转换成题目所需要的公式。

这一点,和其他同学大大的不一样。

孙雨薇会把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求公差公式、求单项公式全部背下来,一旦要求某个问题,立即调出相应的公式。

这么做看起来效率更高,可实际上只能做一些基础的傻瓜题,一旦题型变化或者与别的知识点结合,她就傻了眼。

归根结底,还是对公式只是死背,而并非完全理解。

陈宇明白了这一点,才会在讲课时特别注重帮助大家理解公式的推导过程,不让大家背,而是告诉基础比较薄弱的同学,这个公式到底是怎么来的。

一旦把最基础的公式理解透了,相应的拓展公式也就一通百通,面对稍微复杂一些的题目就不会心慌意乱、无从下手了!

虽然陈宇这么做只有七八分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