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婆子可是他们姜家闺女的婆婆,到时候被娘家人一番挑拨撺掇,吃亏的是谁? 姜老头冷笑: “那也是以后了!谁长着前后眼,以后的事那说得准?” 又问: “这二三天你们还没吃够苦头?还想就这么着到京城?” 眼见众人醒悟过来,他对侄子兄弟们道: “银子俺先出了,你们有心那就多出一份,无心的那也算了,凭本心就行。这几日大家坐车难受,都回去歇歇吧。” 各兄弟侄子赶紧告辞。 他这才招呼婆娘,儿媳妇从里屋出来,看着一家人摆道理: “咱们姜家人往上数八辈子都是吃野菜长大的,全族里所有银子加在一起也没有二十俩? 还是这一二年,红花孝敬,家里才有了余钱。 这要紧当口,咱们不拿出来不说对不对得上红花,就说你们日后还有脸出门?” 虽说如此,可钱财动人心。见两个儿子尤其儿媳妇兀自不服气,他恨铁不成钢,传授心机: “这回红花要是熬过去了,没说的咱们继续跟着沾光。 要是熬不过去” 他看着两儿子: “张知言虽说不是东西,到底还不在意红花从张家手指缝里漏点油给姜家。 可那齐氏呢? 她跟红花跟咱们姜家正经是仇人,要让她得势了,她能放过咱们所有人。人家一个官太太对付咱们这村夫草民,还不是一句半句话的事。 与其等着将来便宜别人,那倒不如现在花了,一来咱们也跟着享受一番,二来也能买个好。” 原来如此。 姜婆子婆媳恍然大悟,姜家两个儿子嘴上再没二话。 “不管啥事宜早不宜晚。” 姜老头雷厉风行吩咐: “那好,老大,你这就去找张家人。顺便问问该置办点啥东西,趁现在天还没黑透,赶紧去置办了,你老子可不想接下来再受罪了。” …… 次日,三家人纷纷早起,然后收拾东西去坐车。 先前那是路途近,时间急,这才几个人合伙做一辆车,如今路途遥远长途跋涉就不行了。 是以,张知孝早打点好了。 两个人一辆车。 两口子一块儿的先安排两口子。 不说郑、姜两家如何,只说张家人,除了夫妻两人一辆车的就做了五辆外,余了张申氏和张知孝、张知茂、黄米子三人,这又是两辆。 三个男人一辆,张申氏独坐一辆,不过以她的身份,也不过分。 值得一提的是,刘二女做的车赶车的不是别人,却是熟人王有福。 原本他们送到彰安府就该返回,谁知张知孝出发时收到的人数有差错,比如三家人都有人数变动,又没人及时告知他,因此他预定的马车不够,现雇哪里来得及。 正好,这不有现成的吗? 当即便找车夫商量,挑了几辆马车跟着送他们到京城,事毕后再送他们回梓桑,也别愁在京城等待的几天里没地儿住,吃住他们全包了不说,还有工钱。 有句话叫雇谁不是雇,同理挣谁的银子不是挣? 难得碰到一个大方又和善的主顾,领头的车夫忙不迭应了,还当即便挑了几个老实又稳当的车夫出来。 如此,三家人合起来竟也有一二十辆车,在加上商行,整个队伍竟是浩浩荡荡绵延不断。 昼出夜伏。 经过几番较量,大家现在都消停的很。再加上旅途劳累,漫漫长路竟是走的很快,一行人竟然提前到达京城。 这日,沿路看风景看烦了的刘二女正坐在车里跟张知劲说话,忽的就听见车外有人高呼: “京城到了!” 闻言,她赶紧打开车窗,隔着老远头一眼便看见城门。 不亏为天子脚下,连个城门都威严高大。